未知 [文学欣赏] 芹/采芹/采芹人     阅读:15065  

芹/采芹/采芹人
作者: 不详 编辑: 海韵 发布日期: 2007-08-28 00:00:00 点击量: 15065 来源: haiyun.net
     最初得知“芹”字的雅意,是以前读《红楼梦》时。
 
     《红楼梦》第一回中描述,中秋节那天,甄士隐老先生去邀请贾雨村饮酒,恰逢贾雨村高吟“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乃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 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幼时读书,是不耐烦看注解的,只要能懂得大意,便不求甚解。但读《红楼梦》至此,因实在搞不懂“芹意”的意思,才看了注解。记得注解中说,古时有人喜欢吃芹菜,以为别人也喜欢吃,就很郑重地送人芹菜作礼物,后来人们送礼时就谦逊地说是“芹意”。才懂得“芹意”乃是谦辞。
 
     还是在《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宝玉曾有一联曰:“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读这里时想当然地以为“采芹人”就是“采摘芹菜的人”,仍然未求甚解。
 
     后来读《诗经》里有“言采其芹”、“薄采其芹”之句,才算稍微深入地了解了“芹”的含意。《诗经》里的“芹”,应当是水芹,并不是今天北方常吃的芹菜。按照辞典里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天开白色花,茎叶可以吃。亦名“水芹”、“水靳”,古名“楚葵”。又有一种旱芹,有特殊的香气,俗名“药芹”。我想这所谓“旱芹”,应当就是现在吃的芹菜了。
 
     与“芹意”相似的谦辞还有“芹献”、“芹敬”之类。
但“芹”还与做学问、读书相联系,这才是“采芹人”的意蕴所在。采芹是古时对做学问的雅称 所以做学问的人、读书人就被很别致的称作是采芹人。
 
     《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天子辟雍,诸侯泮宫。”《释文》:“泮宫,诸侯之学也。”大概是说,天子所设的学堂,也就是做学问的地方叫做“辟雍”(辟雍一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蔡邕《明堂丹令论》云:辟雍之名,乃“取四面环水,园如璧。”而诸侯所设的学堂,称之为泮宫。辟雍、泮宫也大抵今天主管文化教育的部门,不单纯是学校的意思。而“泮宫”之所以称为“泮宫”,当是只南面环水,以区别与辟雍的四面环水,是等级不同的意思罢。而且“泮”字的结构也提示是“半水”,这是很有意思的。元、明、清三代都设有主管文化教育的国子监,其中心建筑就是“辟雍”,是皇帝前来讲学的地方,今天仍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曲阜有“泮水”,戴震《毛郑诗考证》:“泮水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通典》云:‘兖州泗水县有泮水。’是也。”我怀疑“泮水”是因为“泮宫”得来的,但一般说法相反。总之,因为孔庙内设泮宫,建“泮桥”,后人把考中秀才成为“入泮”或“游泮”。
 
     那么,辟雍也好,泮宫也好,与“采芹”何干呢?网上有论坛中说: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久而久之,人们便以“采芹人”来称谓读书人。

[ 海韵 于 2007-08-28 00:00:00  星期二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


免责申明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
Copyright © 2001-2025 Haiyu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1栋3楼 邮编:518000
有我可以帮您的吗?QQ:12457275  
粤ICP备050173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