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密码无处不在的年代
行。
为了保证安全,稿件传输系统的安全码和内部BBS的序列号每月一换,每每当我将它们烂熟于心之时,它们就会换一副陌生面孔。两个极为珍贵的密码被放入我的邮箱,倘若这一天,我没有看邮件,或是看了又忘了,我就像一个丢了钥匙进不了家门的孩子,满楼追问同事:安全码和序列号是多少?那情形让我屡屡想起当年地下党接头对暗号。
我生活在一个密码无处不在的年代。每天从一睁眼起,脑子就得飞速旋转在各种密码之间。手机有SIM卡锁定密码,电脑有开机密码,公文包有开锁密码;我每月的薪水被分放在两个存折里,存折有密码,附带的银行卡也有密码。我记性不好,很快就忘了一张折子的密码。去银行办理代缴费业务,侥幸地认为不取钱只划账可以不用密码,可毕竟心虚,冲着代办员使劲妩媚地微笑。人家一点儿也不领情,义正辞严地跟我要密码。一听我说忘了,立即一脸警惕:你怎么会不知道密码?责问被挂在胸前的微型麦克风扩大,掷地有声地在银行大厅回响,满大厅几十双质疑的目光齐刷刷盯向我,我立刻感觉到群众的力量,只能坦白从宽。
回家之后,我将所有的存折和银行卡统统翻了出来,不看还好,这一看,可吓了一跳。我还记得密码的存折和卡屈指可数。现在去办挂失可是要交手续费,我看了一眼折子上的钱数就决定,将它们当作古董珍藏,我实在害怕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
我清楚地知道,密码的存在,是为了我的生活更安全。比如,电脑和邮箱除了我之外,别人将无法打开;银行卡里的钱只有我能取得出;BBS上发言的昵称,归我独有。可事实并非如此。
业余电脑爱好者轻而易举地通过黑客软件打开了我的邮箱;离取款机不远的窗户上架起的摄像头毫不费力地拍下了我银行卡的密码;聊天室里到处晃动着我的昵称,而我还未曾说一句话……
不光这些。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玉照出现在毫不相干的人的手机上,小巧可人的可拍照手机让我的芳踪无处不在;我正准备进入网络,电脑就提示:同名用户在操作;我甚至梦到自己被带进了警局,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奇形怪状的机器人正严格审核我做人的资格。出生口令、基因密码、序列号,这些能证明我身份的数字赫然印在别人的档案上……
天哪,谁偷了我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