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文学欣赏] 文人中诗人是最可怜的     阅读:8022  

文人中诗人是最可怜的
作者: haiyun.net 编辑: 海韵 发布日期: 2003-08-24 00:00:00 点击量: 8022 来源: haiyun.net
    说得太清楚,难道不是吗?有时候我们更需要暧昧。

  文人中诗人是最可怜的。文学作品中以诗作品离垃圾这个字眼最近。小说家可以尽情地饕餮一切词汇,评论家可以泼辣地骂娘。而诗,这种文字最吝啬的表达方式,使得诗人只能在文字的泥泞里痛楚的跋涉,而通常这跋涉并不令诗人坚强,只让他们越来越忧郁,敏感,纤细和易受伤害。当然敏感易碎并不是诗人心灵的全部,在诗人心灵的深处,还有一种倔强的精神,所以我喜欢把诗人的状态用如下几个字描绘:痛并牛逼着。

  诗是最模糊的文字集合,很难定义一首诗的意义,因为它会随着不同时空和不同的欣赏者而改变,也可以说诗就是墙上涂鸦,是从一些片段拼凑起来的复杂意象。

  形容词永无休止地折磨着诗人,一个诗人永远也无法找到最合适的形容词,而且由于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而变换,诗人只好去寻觅一些偏僻的,或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来精确地表达,而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炮制出了一堆太过抽象没人听得懂的话。

  诗人的困境是诗本身的困境一样,永远在追求新的文字,寻找新的感觉,并害怕感觉会因文字的僵化而定型。因为文字在被频繁的使用后会被定型,而诗人的感觉永远是鲜活的,跳动的,是文字无法精确表达的。

  我对诗本身的价值一直是很怀疑的,我总以为诗必须得与其他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才能成其为诗,一如泰戈尔的诗本身文字水平并不怎么高,而其中的哲学蕴味却弥经涵咏;又如食指的文字是如此破碎,而对生活生命的迷惘却让他的诗象针一样令人痛楚。而大多数诗人仿佛怎么也不明白这一点,沉溺在弱智的文字游戏中不能自拔。

  关于诗的后现代迷惘。曾经通俗是好诗的标准,比如当年有个年轻人就爱写完诗之后就爱给隔壁老太肯一遍,非得把那老太太折腾到受不了了说看得懂才罢休的。如果那个年轻人生在现在他肯定不会出名,在如今这个文化多元化(边缘化)的年代,文字本身已经涵盖了文字所有的意义。

  所以,诗人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写诗,而是(正如一位诗人自己说的那样)——闭嘴!

  但是不能闭嘴,诗人有如此多的感觉要倾诉,如果没有宣泄,诗人将会被自己的情感湮没,窒息,死亡。

  “因此,你就看到了,这些又像呕吐物又像诗的腐烂文字。这是诗人的心血,也是粪土。”(结语选自我所喜欢的台湾网络诗人依玛猫)


[ 海韵 于 2003-08-24 00:00:00  星期日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


免责申明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
Copyright © 2001-2025 Haiyu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1栋3楼 邮编:518000
有我可以帮您的吗?QQ:12457275  
粤ICP备050173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