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读中学,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就喜欢上它了!
想这首诗的时候,我从来不去看它的名,也很少去想它深层的意思,虽然那才是诗作者最主要的目的。
读诗。诗里郎情妾意,情意绵绵。闭上眼睛,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清晨,刚刚完了花烛的女人,对镜画眉贴花装扮。她的夫郎,正在一旁含情脉脉地看着。女人回眸一笑,风情万种。接着,她惴惴不安激动羞涩低低声地问着夫郎:这样的装扮是否时髦?能不能合乎公婆的心意呢?
读诗。所有的感觉只有温馨。一倚窗一对镜的两个影子,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执子之手,心已飞翔!在我们这个速食的年代,这样一种画眉深浅的美丽也许已经灭绝。
再说一说作者吧:朱庆馀,唐州人,名可。宝庆年间进士,受知于张籍,工诗,有诗一卷,生卒年不详。
这首诗的名字叫《近试上张水部》。从名字便可以看出实际上不是诗写的那么美丽,原来诗人是另有所图的。
朱在应考进士之前,将自己的诗文送与水部郎中张籍,并附了这首诗。以此向张征求意见:我的诗文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吗?我能考中进士吗?
咳,所以不要想太深层的东西,否则我们太容易失望。
张也借情诗来作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读诗。镜湖里荷叶田田,风清云淡的日子,美丽的采菱少女宛如百灵鸟般的高歌,纵是素衣布裙,她的美也非是那些穿绫萝丝绸的女子所能比拟的。
朱是越州人,镜湖是其地名胜。张将朱比作一位相貌美、歌喉好的采菱姑娘,言下之意:你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我也喜欢的是张籍的另一首诗《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拒绝军阀李师道的一首诗)。
虽然还是政治诗,可是我仍然可以喜欢它,还是前面的理由——不去深究背后的政治意义——那样太累。也许诗的深意更让我们肃然起敬,可是对于平日里烦烦碌碌的我,闲时只聊风月,远离权争。
再来看一首情意绵绵的现代诗,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蜜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白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据说,这诗道道地地是一首爱国诗。
今古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