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文学欣赏] 散文概说     阅读:6974  

散文概说
作者: 不详 编辑: 海韵 发布日期: 2006-07-20 00:00:00 点击量: 6974 来源: haiyun.net

散文,素有“文学的正宗”、“文学体裁之母”之称,散文是“情种”的艺术。古代的所谓散文,是指那些与韵文、骈文相对的不押韵的散行体式的文章。“五·四”以后,受西方文学分类的影响,按四分法,散文便成为与小说、诗歌和戏剧并列的文学样式之一,即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抒情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当代散文,是一种从天地万物中取材,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情感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等融合起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冶性情,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

通常以表达方式为标准,把散文分为三大类,即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是侧重于记人、叙事的散文,它通过记述事情的经过和描写人物的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社会生活的某种意义。

议论性散文是侧重于说理的散文,着重抓住一两个典型事例或典型人物,以形象化的笔法揭示其本质,或歌颂、或批判、或阐明某种人生哲理等。

抒情性散文是侧重于写景、状物的散文,借景物抒发作者的激情和对生活的感受。

据郭风讲,我国最早出现的两部散文是《春秋》和《尚书》,是说史事和政典的文章,即叙事散文。这些文章出于“职业作家”(史官)之手,出于文史不分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史称“诸子百家”辈出的、既是繁盛的学术景象、又是繁荣的文学景象,即文学和学术融化而一的散文年代,开创了我国说理散文的全盛年代。于后世影响较大的十家是:儒、墨、道、阴阳、法、名、纵横、农、杂、小说家。著作有《论语》《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等。魏晋以后出现了诸如《兰亭集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等抒情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和启发下,唐宋散文走向成熟时期,世有“唐宋八大家”之称: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至于现当代的散文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散文创作几乎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从记事到说理再到抒情,散文作家是从实用到功用再走上审美的纯文学创作道路的,而且还出现了一批批专门研究散文理论与从事散文创作的专家,可以说散文逐渐形成了一大家族。在这个家族里先后分离出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当今小说、杂文、报告文学、影视等又在逐渐向散文化归化,互相渗透着,足见散文的生命力之旺盛和活跃。

毛志成曾在《中国何时能重新成为散文大国》一文中说:中国散文应该获些世界级大奖,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看,中国人写的散文,数量绝对第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与各种文学门类相比,数量也占了比重之首。要把散文写好,首先让中国人认可。

毛志成把中国散文从古至今分为几个时期:① 胎动期(从甲骨的卜辞到《尚书》);② 问世期(《老子》);③ 迅长期(先秦两汉);④ 无序期(魏晋至隋);⑤ 成年期(唐宋至“五·四”);⑥ 更新期和更年期(“五·四”至“文革”);⑦ 矮化期(“文革”以后);⑧ 重振期(当前及以后)。相信,中国成为散文大国指日可待。

散文有它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形散神不散”。

李冶陶曾在《写作》杂志(92.8)上发表过一篇《“形散神不散”新论》的文章。他说:“形散神不散”最初是萧云儒提出来的。萧云儒在《形散神不散》(《人民日报》1961.5.12)一文中说:神不散,即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而言。煞有介事的散文,不是好散文。

李冶陶认为:神,不应该仅仅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应该是文章中体现的人格精神,它渗透于每一篇散文之中,流布于字里行间。神,如果散了,散文就丧失了真挚、坦诚的品格,也正是神不散,散文才获得了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美学品质。庄子的汪洋恣肆、韩愈的冷峻峭拔、鲁迅的忧愤沉郁、周作人的冲淡闲适、徐志摩的浓得化不开、冰心的清新纤丽、郭沫若的气势磅礴、茅盾的细致入微、刘白羽的壮丽雄浑、杨朔的清丽典雅、朱自清的质朴凝重、碧野的绚烂多姿、巴金的缠绵、林语堂的从容、郭风的轻柔……皆为散文之气韵,或称之为“神”也。

形,也不单是物之外形,不仅仅是文章的体裁、结构等,而应该是“神”的负载物。它既包括了题材、体裁、结构、语言等外在特征的东西,又包涵了贯穿于散文中的作家人格力量的“神”,即散文的“形”是“神”的物质外化形式。形散,才使散文具有了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美学特征。鲁迅先生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写入散文;信手拈来,行云流水,无不是散文之所长。”李广田说:“至于散文,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他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

所以说:散文的神,不可散,却要化入散的形;散文的形,必须散,却要融入不散的神。形散神不散,正是强调了散文“出神入化”的美学品质,是散文最基本的特点。

杜福磊曾在《散文美学》一书中也为散文总结了一些其它的美学特征,如:情感美、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色彩美、和谐美、文体形式美等。他在解释“文体”这个概念时说:散文文体,应当是文章体制(体裁)和文章体性(作者个性风格)的结合体。如:鲁迅的“杂感体”、冰心的“小诗体”、周作人的“小品体”、朱自清的“抒情体”、徐志摩的“自由体”、梁遇春的“随笔体”、丰子恺的“画风体”、杨朔的“诗意体”、秦牧的“杂文体”、刘白羽的“政治抒情体”、贾平凹的“民俗画体”等等,都包括文章体制和作者个性风格在内。

以上是对散文的概念、分类、发展情况及其特征做了一些简单概括的介绍,我们对散文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便于今后欣赏或习作散文做参考。

至于说究竟如何创作散文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因人而异。周姬昌先生说:“法而无法通变律。”关键是作者要能“通变”。

不过杜福磊介绍的“结构艺术”的方法,可以借鉴。

他说:一是随物赋形,再就是点、面、线、体有机统一。

“随物赋形”出自苏轼《自评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这是散文的一种行文秩序美。

点,就是能够充分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的最深印象点,即:动情点。如:《挥手之间》、《背影》。

面,点以外的材料,犹如衬托红花的绿叶,多层次、多侧面地抒写情致。

线,就是一篇散文的贯穿线,是作者用情感凝聚而成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观念、某一物件、某一景观……。如:冰心的《笑》。

体,由点面线贯串组合而成的整体形式。

点面线体有机结合,实现散文的整体美。


[ 海韵 于 2006-07-20 00:00:00  星期四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


免责申明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
Copyright © 2001-2025 Haiyu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1栋3楼 邮编:518000
有我可以帮您的吗?QQ:12457275  
粤ICP备050173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