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8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14页  10篇/页 转到:
未知 文学欣赏天堂里的两棵树   [ 2007-08-13 00:00:00  Monday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鸟,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关心它,它生活在一棵树上,在学会飞之前它从来没离开过这棵树,它在这棵树上从这棵树枝扑腾到那个树枝,就这样“飞”来“飞”去。终于有一天,它学会了飞,它飞到了地上,这是它第一次到地上,它被广阔的大地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发誓终究有一天它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会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盖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所以它衔起了那棵树掉在地上的树枝,不停的飞上飞下,终于它在这棵树最高的一个树杈上给自己安了一个家,以为它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所以它要住在最高的地方,能看得更远。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它在不停的学习飞行,忽然有一天,下起了大雨,它和它的家都被淋湿了,翅膀湿了不能飞,它在家里呆了一天,等它第二天飞回家里发现家所在的那个树杈上所有的树枝都长出了大大的叶子,所有的叶子加在一起刚好把它的家盖住,从今以后它再也不会被雨淋了。小鸟恍然大悟:原来我……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1 | 查看:10951  
未知 文学欣赏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 2007-05-26 00:00:00  Saturday ]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丽而盈弱,四季开着小小的、洁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绵长。

  一个年轻怜花的小伙子每天精心照顾着花神,施肥、捉虫、浇水。(呵呵,是不是很像绛珠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啊?也许,也像小王子的故事)两个人日久生情,相爱了。

  佛祖知道了,很生气,要拆散两人。小伙子被送到普陀山上习佛,并赐明韦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却前尘。而花神被贬做一年只能开一次的昙花。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

  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 或许还要过了很多很多年,韦陀无意间的回头,或许会看见那无怨无悔为他盛开了几千年的小小的昙花,或许会记起曾经在很久很久以前,他曾如此的爱过那朵美丽的花。

  因此,昙花又叫韦陀花。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11096  
未知 文学欣赏上善若水与厚德载物   [ 2007-05-21 00:00:00  Monday ]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话,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第四声)故几于道。”

先说“厚德载物”,出处:《易经》有乾卦与坤卦,其《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意: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但是老子认为这……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1 | 查看:11641  
未知 文学欣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2007-04-09 00:00:00  Monday ]
悲歌行
【年代】:汉
【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悲歌
【内容】: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赏析】:《悲歌》,乐府古辞。《乐府诗集目录》作《悲歌行》,载于《杂曲歌辞》。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深切的百转愁思。尤其“郁郁累累”一句,一种怀乡的断肠情绪,深深掩埋其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难言的悲伤回环在心里,好像车轮滚来滚去。这是极好的比喻,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传达痛楚之感给读者。
 
【注释】:
① 当: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当(dāng):代替。
②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二句的意思是,“惟其欲泣,所以悲歌;惟不能归,所以远望”(张玉谷《古诗赏析》)。
③ 郁郁:愁闷貌。累累:失意貌。
④ 思:悲也。
⑤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二句是……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20197  
未知 文学欣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007-03-10 00:00:00  Saturday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10117  
未知 文学欣赏《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 2007-02-02 00:00:00  Friday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宣……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9970  

妾薄命

李白

  汉帝重阿娇, 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 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 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 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 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几时好?

  《妾薄命》为乐府古题之一。李白的这首诗“依题立义”,通过对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11200  
未知 文学欣赏白鸟之死   [ 2007-01-22 00:00:00  Monday ]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 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
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
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象是最后的一朵云彩
隐没在那无限澄蓝的天空
那么 让我死在你的手下
就好象是 终于能
死在你的怀中
阅读全文 | 编者:席慕容  | 评论:2 | 查看:10617  
未知 文学欣赏侯门一入深似海--《赠婢诗》赏析   [ 2007-01-05 00:00:00  Friday ]

赠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候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个有段故事,诗人曾经暗恋姑母家的一个婢女,两人心下各自喜欢。后来此婢女被姑妈送给一大户人家。诗人听到后很感伤,写了这首诗。大户人家的主人知道后很感动,将婢女送还,成就一段姻缘。

 
唐末范摅《云溪友议》载: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与其姑母的一个婢女互生情愫,互相爱慕。但是后来婢女却被卖给了显贵于某。崔郊悲伤怅惘不已。一年寒食节,偶尔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写下《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候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诗人被夺取所爱的悲哀,我们不难体会。后来于某读到此诗,为崔郊的痴情所感动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一时传为美谈。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萧郎”是诗词中习用语,原指梁武帝萧衍,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此处是崔郊自谓。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象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当然不难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诗风格保持和谐一致,突出它含蓄蕴藉的特点。诗人从侯门“深如海”的形象比喻,从“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阅读全文 | 编者:  | 评论:0 | 查看:12320  
未知 文学欣赏谈诗论词话人生   [ 2007-01-04 00:00:00  Thursday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熠熠生辉。早有在初中时期,我就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到了中专时代,更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闲暇之时,所谓的诗也写了不少,填词还浑不知平仄押韵,一切景物皆情语,以我之心境观世界,实为我学诗词之入门,然当时之用心是极其认真的。“漫漫长夜我独醒,寂寞花开有谁知?”,可见,学诗词之人都是有一点自恋的,录以前之旧作,翻前人之佳作,然感慨万千,今日有闲,聊以自乐而已!

    

辛弃疾有词:“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第一次读到时,我不太懂,为什么“却道天凉好个秋”呢?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或许明白了一些。年少之时,初学诗词,颇好古人之风,情感在真实之中碰撞着,徜若是有了一句佳句,自是欣喜反复几日,现在想想可笑,我很庆幸,能在诗中能留下我的一段历史。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年少时轻狂……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编者:查  | 评论:2 | 查看:11196  
共138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14页  10篇/页 转到:

免责申明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
Copyright © 2001-2024 Haiyu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天安工业区1栋3楼 邮编:518000
有我可以帮您的吗?QQ:12457275  
粤ICP备05017321号-1